深圳又传重磅利好:与北上广一起进入全球城市发展大格局!
深圳又一重磅利好传来!
近日一篇《重磅:中国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刷屏朋友圈,其中
确定中国有4个全球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深圳正式进入全球行列!
相信,这一消息是基于目前中国城市现状,未来关键还要看在下一轮全球性竞争是否可以胜出,而不是去国家或行政去定的。
不过,从深圳未来发展来看,一定是要对标全球性城市、世界性城市群的。近期,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确定今后工作要坚持的“六个必须”原则之一,就是:必须始终立足全球发展大格局的原则,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发挥战略支点和核心引擎作用,打造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等。
许勤在政协讲话时也指出,深圳不能局限于19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来思考自身的发展,深圳要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视野要更加宽广,习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深圳要率先落实。
为此,深圳已吹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号角!
深圳开始瞄准"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017年起,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在大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首次提出,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给深圳的定位),今年起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共有100个行动:
其一是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足源头创新能力,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深圳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布局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是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数学、医学、脑科学、新材料、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通信、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谋划建设10个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等,强化创新的基础支撑,今年将启动4个研究机构建设。
第三是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力争今年新建两个以上。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00家以上。
四是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加快在石墨烯、微纳米、机器人、5G移动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个领域出台专项支持计划,抢占前沿技术产业化先机。
五是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着眼全球加大开放创新布局力度,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聚集全球创新能量,今年启动4个海外创新中心建设。
六是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机器人、3D打印、新型显示、精准医疗、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提升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能力水平,今年将启动3个。
七是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在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培育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八、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
九、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
十、推进十大人才工程。2017年将引进10名左右的院士、孔雀团队30个以上。
重磅:中国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
来源:台海网(ID:taihai101)
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终于尘埃落地,11座城市夺得这一称号,也代表着国家对于这些城市的发展的肯定和对未来的规划。该规划是由国w院要求,住建部、发改委、卫计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联合编制,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战略规划。中规院主持了这项最重大规划的技术工作。
4个全球城市
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北上广深是一直以来的对一线城市的称呼,现在的他们也具有称为全球城市的实力。
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先天优势,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称,加上外国人士众多,也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深圳,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由一个渔村变成现在的全球城市,深圳制造、深圳创造已经开始代表中国走出国门;
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
中国自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与各国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互通日渐频繁,所以需要越来越多的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中心城市承担起相应的城市交流合作的使命。
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引领京津冀、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迈向全球城市体系的最前沿。可以说,全球城市,就是一个国家的门面,招牌。
11座国家中心城市
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
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
东北
仅有沈阳一城
此次国家中心城市确定中,东北入围仅有沈阳一座城,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大粮仓还要继续加油。
沈阳虽然这几年有点没落但是原本的底子和实力毕竟还是强悍,如果在新一轮改革中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必能真正意义上振兴东北。
华北
天津&青岛
天津虽然离北京很近常常被压制,但是因为其港口优势和直辖市的定位在发展上也是直逼一线城市;
青岛的入围可能让人觉得有点意外,但其早就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入围毕竟也有其道理。
中部
武汉&郑州
武汉作为九省通衢,长江经济带的腹地入围自然情理之中;
郑州最近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地理位置良好,辐射范围也广。
西北
西安
虽然西安实力也有点欠佳但是毕竟也是西北王,每个区域至少也得有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发展,在西北,西安理所当然入选。
西南
成都、重庆
重庆在很早便是已经确定得国家中心城市,其直辖市的身份,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的节点,最近几年经济增速更是傲视全国。
成都被称为中华第四城,其航空、领事馆数、大区机构等都是仅次于北上广,西部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的大区机构大都是在成都设立,可见其优势。
成都与重庆的双双入选让人惊讶,毕竟相聚300公里诞生两个中心城市其各自腹地辐射肯定会重叠,并且原本川渝本是一家,但是其实又并不意外两座城市都是有着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成渝城市群更是国家级城市群,有两个国家级城市带动必定会绽放光彩。
华东
杭州、厦门、南京
G20峰会选择在杭州就可以看出杭州的实力不可小觑;
厦门的入围同样可能有点让人意外,但是厦门是海峡两岸发展的重要城市;
南京自然实力在此,不管是经济还是科教都有着很强大的实力。
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
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
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
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物流枢纽功能、开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
此外,中心城市还担负着带领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的职责,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也为厦门成为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一带一路”的枢纽型城市,厦门未来的“中心性”特征明显。在中国海西城市群中,厦门具备着较大的优势。
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中国将从过去积极利用全球化向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转变,“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都是重要体现。
厦门处于“海丝”核心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厦门在‘走出去’参与全球化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殊荣。
“颜值”高,能聚拢大量来自国内外的人气,也是厦门入选的原因。
厦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在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厦门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典型的外向型城市,具有浓烈的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情怀与优势。同时,作为闽南文化艺术重镇,厦门在区域情感上也能在漳泉乃至台湾之间形成一个中心枢纽。很明显未来厦门还将继续承担中国最重要的对台交流联系之一。
正是在上述大背景的基础上,厦门拥有辐射闽南经济圈、向东西同时联动的重要城市定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后,必将在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更重要的门户作用。
入选十大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城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续很多政策层面的优惠会有相当程度的倾斜,国家级的资源会全力支持中心城市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对接世界的跨省市龙头大都市!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